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
重视记录和传承历史
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
每一本典籍
都是中华文明传承路上
一盏不灭的明灯
目前推出的是第四期文旅读书会---“典籍里的沁阳”主题系列文章,由文旅人为大家讲述那些藏在典籍中感人至深的沁阳故事。
典籍里的沁阳
——《杨嗣修与延香馆》
文/董佩佩
“倡义捐金筑女墙,又从乡馆建延香。中丞已往流风在,山共高兮水共长。”这句话是《怀怀诗》中对明代宁夏巡抚杨嗣修一生的评价。
杨嗣修,字景欧,河内县柏香镇人。自幼喜爱读书,由于家境贫寒,他经常与同窗好友皇甫廉一起徒步到30里外的县城书院听课,往往是“先一日踯躅迋,后一日匍匐归”。为考取功名,他几次徒步三四百里到省城开封参加乡试,得以在27岁时中乡试副榜,3年后以全省第四名的成绩考中举人。中举后,杨嗣修先后五次赴京参加会试,终于在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及第,这一年,杨嗣修44岁。
据《怀庆府志》记载,杨嗣修进士及第后,“初授行人,转任户部主事,出守衡州府,调任汾州,升登州副使,再迁榆林道。”所任之处,杨嗣修恪尽职守,勤政忧民,关爱百姓。他初到衡州时,地方盗匪猖獗,官员贪贿,官盗勾结,欺压百姓。到任后,他整肃吏政、募集乡勇,很快平息了临武、蓝山两个县的盗匪。上任衡州知府伊始,恰逢湖广大旱,田禾枯萎,百姓民不聊生,他忧心如焚。一天,他到衡山县体察民情,半路适逢大雨,久旱逢甘霖,衡州大地顷刻间一片生机。他诗兴大发,当即在避雨的洞壁上题下了一首赞颂这场及时雨的诗。他在《新雨》中写道:“仙去不知沧海易,我来犹觉白云迟。须臾遍慰三农望,田野濒间大雨时。”字里行间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。他还利用闲暇时间在石鼓书院设坛讲学,与乡绅名士谈文论政,教化黎民百姓。主政神木道、榆林道期间,号令军民勤于农桑,成效颇丰,受到皇帝奖擢,巡抚宁夏。
崇祯二年二月,正值仕途的杨嗣修突遭弹劾。御史樊尚璟以其涉袁崇焕案和固原兵变,奏请皇上将其罢官回籍听勘。冤狱虽然在不久后得以昭雪,他却执意留在家乡柏香镇。
告老还乡的杨嗣修深知读书的艰辛,也深深体会过贫困农家子弟求学的不易。于是有了创办义学的想法,《延香馆记》中记载着“己巳夏,宁疆赋归,于柏香镇之中,辟土为义学,曰延香馆”,在文章中他也回忆其父的嘱托“子异日其念诸贫不能师者,其处以义学”,创办义学既是杨嗣修的夙愿,也是他父亲杨棣的遗愿。回乡第二年,杨嗣修拿出自己的积蓄,“馆经创始,耗金钱五十万,百亩之直,亦钱三十万,岁余落成”,兴建了柏香镇第一家正规学堂——义学延香馆。“馆凡七楹,障以重门,门内东西号舍十六间,中讲堂,堂置橱,橱圣贤明道经书,若干部,馆延名宿,正师席焉”,聘请名师为家贫而不能读书的镇民子弟讲课授业。至此柏香教育日兴,才辈出,人皆德之。至今老一辈还记得镇上有土城修建的义学堂——延香馆,学馆南临大街,两只大石狮威严凛凛,伏卧在大门前。
据当地人记忆,延香馆殿面宽阔,成正方形,东西山墙多大方石砌成,石上刻勒着楷、行、草篆等文字,共有刻石32方,西山墙是雄强劲健的寸字大楷,这是家住洛阳孟津、南京礼部尚书,明末清初**书法家王铎的笔迹。王铎曾卫辉逆旅,羁寓怀庆,暂居杨家,受之请托,撰写了《创柏香镇善建城碑铭》,11块碑,全文1132字,内容记载了柏香镇的地理位置,建城的时间、原因及规模,称赞了好友杨嗣修的功德;东山墙是行、草、篆书,笔画连绵、潇洒秀逸,神采飞动,姿态横生,行、草书落款“晋右将军王羲之书”,这是书法家广收王羲之精帖名碑,逐字集腋成裘,书写出杨嗣修亲撰的《延香馆记》。崇祯十五年三月王铎为杨嗣修撰写的《杨公景欧生祠碑》,共计1500字,字字苍老劲健,刚柔互济,是王铎行书力作的佳品。王铎描写河内山水胜迹的《来石吟》,记录河内发生蝗灾的《河内县灾伤图序碑》等,《碑铭》、《馆记》一并刻勒贮立、镶嵌于大殿壁间,供学生临摹学习。解放后,延香馆作为小学高年级学习用地,继续发挥着教化育人的功能。当年日军侵华攻占柏香镇,四处搜求这些碑帖,机智的当地百姓用泥巴掩盖住,才使其得以重见天日。现“碑铭石刻”收藏于沁阳市博物馆石刻馆的墙壁,如今再现,倍觉珍贵,尤生敬意。
杨嗣修一生著有《春秋叙实编》、《从心漫书》等著作。如今,在湖南衡山锡岩洞、沁阳神农山二仙庙、济源聂政庙等名胜古迹,都还留存有杨嗣修当年的诗文手迹。他创建的延香馆泽被后世,为族人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,许多族人子弟通过在这里接受正规教育,参加科举考试,成为贡生、监生、举人、进士,步入仕途,为家乡的发展提供了绵延不断的人才支持。
文章出自沁阳文旅
0391-5911777